首页/更新列表轻武器主题相关装备相关内容敝站说明友情链接

〈〈国产轻武器

1954年式手枪

 

 

口径: 7.62×25mm 51式手枪弹

 

以下的文章和原创图片与上次的64式手枪一样,均由从警多年且有丰富使用经验的QBQ的无悔投稿。


醉里挑灯看剑记——54年式手枪

1954年式7.62mm手枪于1954年设计定型生产,是我军正式列装的第一支国产手枪,从诞生之日起,广泛装备给我军基层指挥员及坦克兵、炮兵等特殊兵种,同时,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被国内公检法等部门大量使用,以其稳定的性能,深受国内广大用户好评。54式手枪从批量生产开始至90年代末期才逐渐停产,特别是1954年到1985年期间,全国共生产了250余万支,产量之大可见一斑,加上生产厂家众多,在国产手枪中绝无仅有,同时,也是影视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国产手枪,为广大国人所熟知。

不得不说的TT30/33手枪

TT30/33手枪由著名枪械设计师费多尔·瓦西里列维奇·托卡列夫(Фёд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То́карев,1871—1968)设计,“TT”两个字母中前一个“T”代表生产厂家——图拉(Tula)兵工厂,后一个“T”则是设计者Ф.В.托卡列夫(Tokarev)的姓氏开头。托卡列夫于1871年出生在一个哥萨克家庭,其幼年在罗斯托夫的哥萨克驻军军营中度过。他几乎未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从小就对机械和技术非常着迷。1885年,他接受了当地驻军司令部开办的职业教育,并作为学徒进入锻工车间实习。一年后,他就在机械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于是被送到新切尔卡斯克军事技术学校深造,果然不负众望顺利通过了考试,开始学习枪械制造。毕业后被分配至第12哥萨克骑兵团,成为一名枪械修理兵;不久后,又作为预提干军官学员参加了准尉军官军校的学习。

1907年,新任一级准尉的托卡列夫来到俄轻武器设计师向往的殿堂——位于列宁格勒奥拉宁巴姆的军官射击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自动枪械,并以此为起点开始了轻武器的设计。1908年,托卡列夫的第一件作品设计完成。1913年,他进入谢斯特罗列茨克(Sestroretsk)兵工厂监制枪械。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他按部就班的生活,期间他作为军械军官直接参战,直到1916年才又回到谢斯特罗列茨克(Sestroretsk)兵工厂。

1920年,托卡列夫调入图拉(Tula)兵工厂的TsKB14设计局从事枪械的相关工作。当时在勃朗宁等枪械大师的光环下的,世界上的半自动手枪几乎全是欧、美的天下,经过一战的洗礼,苏军深刻的意识到传统纳甘M1895转轮手枪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红军必须要用一种可靠的半自动手枪来取代它,由于缺乏设计经验,苏军红军军事委员会提出以仿制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思路,于是苏联各大国营兵工厂纷纷按照要求开展这项工作。


费多尔·瓦西里列维奇·托卡列夫

在工厂里的托卡列夫

在图拉兵工厂,托卡列夫参照德国1896年研制的毛瑟7.63X25mm手枪弹设计了大名鼎鼎的7.62×25mm手枪弹,这两种弹的规格虽相差0.01mm,但在大部分武器上互相通用,下表便是以这两种口径的铅芯普通弹进行比较。

  苏联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 德国7.63mm毛瑟手枪弹
口径(mm) 7.62 7.63
弹种 普通弹 普通弹
初速(m/s) 409 441
平均膛压(MPa) 206 240
枪口动能(J) 549 525
膛线缠距 240 230
全弹长(mm) 34.0 34.8
全弹重(g) 10.2~11.1(铜壳) 10.50
9.94~10.72(钢壳)
弹头直径(mm) 7.87 7.82
弹头重(g) 5.8 5.6
弹壳长(mm) 25.0 25.2
弹壳最大直径(mm) 9.84 9.68
装药量(g) 0.6 0.52

1930年年初, 托卡列夫以勃朗宁设计的 M1911手枪为基础仿制出两个版本的M1930手枪。一种是外形类似FN M1910的固定枪管手枪,复进簧套在枪管上; 另一种是外形类似M1911手枪,枪管为铰链结构的短后座式,复进簧与M1911手枪一样位于枪管下方,两个版本的M1930均进入了1930年6月25日至7月13日红军军事委员会进行的手枪挑选性试验,在经过残酷严格的试射考验后,军事委员会最终宣布由托卡列夫设计的枪管短后座式的M1930 手枪胜出,成为未来红军配备的制式手枪。很快,托卡列夫又按照委员会的要求改进了瞄具和击锤结构,在击锤组件上增设保险凹口以增加额外的保险功能、降低扳机力,1931年1月7日,红军军事委员会最后一次对修改后的M1930手枪进行了冬季野战试验,当时,苏联红军的很多高级将领都到现场观摩,M1930手枪也不负众望,试射取得了圆满成功。1931年2月13日,苏联红军宣布:“托卡列夫M1930手枪及其7.62mm手枪弹将批量装备红军”,同时,苏联红军向图拉兵工厂订购了1000支M1930手枪及36万发手枪弹。1932年,又增订了1000支M1930手枪和50万发枪弹。很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亦宣布为其部队配备全新的托卡列夫M1930手枪,并正式将其命名为TT30手枪,至此,TT30手枪横空出世。


外形类似FN M1910的样枪

外形类似M1911的样枪

在图拉兵工厂开足马力为红军生产TT30手枪时,1933年,托卡列夫又开始着手进一步简化TT30手枪,以提高其性能。托卡列夫重新设计了握把背部,简化了扳机簧的设计和枪管的制造,并为该枪进行减重。经过改进后,该枪全枪质量进一步降低,结构也进一步简化。改进后的新型手枪于1934年定型,并被命名为TT33 7.62mm手枪。TT33定型之时,TT30已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1933至1935年间生产了9.3万支。而TT33在苏德战争爆发前的5年内制造了45.5万支。战争期间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1941至1945年共生产78万支,从而使得TT33成为二战期间苏军使用最广泛的随身自卫武器。


二战中出现TT33的一张著名的照片

由TT30/33到51式

1949年10月1日,随着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新中国成立了,由于国民党在溃逃前的大破坏,共和国连一个像样的兵工厂都没有,我军官兵使用的手枪主要是战争年代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还有少量的则是用土办法仿制而成。且手枪的口径繁杂、样式各异、工艺粗糙、性能落后、质量难以保证。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手枪的型号多达几十种,产自于二十多个国家:可称得上“万国牌”。1950年11月7日毛泽东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由于人民解放军陆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战利品,因此造成步兵武器口径种类繁多的情况。这一状况给弹药生产,特别是步枪和机枪子弹生产带来很大困难,此外我们的工厂目前所能提供的这种子弹为数甚少。今后,随着军事行动的发展,我们在保障军队弹药方面势必出现很大困难。如果军工生产方面不出现变化,那么,改换装备工作可能要到1951年下半年方能开始。为克服目前困难,我请求您研究一下关于在1951年1月和2月这一时期给赴朝部队供应武器问题。”对于以上要求,11月9日斯大林回电表示同意,很快,1951年1月苏军武器装备到货,其中就有大量的托卡列夫TT30/33式手枪。

在TT30/33式手枪配备赴朝作战部队的同时,国内兵工厂克服一切困难,立即着手开展对苏式武器的测绘工作,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利用从苏联引进的机床和设备,成功仿制了TT30/33手枪并命名为1951年式7.62mm手枪, 51式取消了TT33握把护片上五角星图案周围的“CCCP”字样(苏联的俄文缩写),套筒座后端左侧打有枪号、生产年份和八一军徽图案,右侧相应位置打有“五一式”三个汉字和厂徽。1951年至1953年,51式手枪共生产了20余万支装备部队,尽管基层官兵反映其作战性能不如盒子炮,但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作为自卫武器还是可以完全胜任的。由于51式的研制无论从人员技术上,还是从机器设备和制造工艺上,都是以苏方为主进行的,因而51式手枪实质上只是对苏式TT30/33式7.62mm托卡列夫手枪的简单模仿。

*51式手枪弹:1951年开始,牡丹江121厂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着手对托卡列夫7.62×25mm手枪弹进行仿制,同年命名为51式手枪弹,由于战事紧张,生产出的51手枪弹来不及打底标即运往前线,这就是少见的50发包装51式手枪弹。到了1952年,51式手枪弹的制造工艺进一步提高,底标开始采用简写的“东北”,并标注了生产年限及厂家(121厂当时也用“火炬”图形替代厂号),随着产量逐渐加大,50年代后期底标采用上下结构,即:上为厂家简写(如:121厂简写为11),下为两位生产年限,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弹壳材料也开始由覆铜钢替代黄铜进行生产。


TT33手枪

1952年生产的51式手枪


51式手枪细节


212厂的图形

千呼万唤的54式

一晃到了1953年,国家经济状况开始进行好转,国产枪械仿制工作也陆续走上正轨,中国从苏联引进了有关产品的图纸及技术资料,并通过人员培训、聘请苏方专家、调整生产线等措施,开始了对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尤其对51式手枪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暴露出的不足进行改进。如:完善了制造工艺,改进握把弧度和扳机的尺寸,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军人的手形,少许细微改动如:51式的膛线宽度是1.87mm,而54式从1.9mm至2.1mm都有,缠度略有减小,抛壳挺位置略为偏上,击针尖则更为圆钝。54式的编号位置与51式相同,年份标志只保留后2位,取消了八一军徽和厂徽,“五四式”三个汉字改为打在套筒顶部。到1954年,终于设计定型了国产1954年式7.62mm手枪,随后该手枪便开始在部队中大量装备。54式手枪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军队中列装的第一种手枪,它的列装宣告了我军装备"万国牌"手枪历史的结束,为国产手枪的发展掀开新的一页。1952至1957年,国内兵工厂进行了制式化生产建设,到1957年年末,54式手枪的产量已达4万余支,从1958年开始,工厂着重对生产工艺、质量进行提高,到60年代中期,54手枪的产量已达12万余支。


51式手枪与54式手枪比较

54式手枪的铭文细节


54式手枪左右视图


54式手枪的挂图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国以独立自主,支持正义、维护和平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国际上很多的朋友,我国长期提供大量的物资和精神援助是我国施展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越南的抗法战争正处在困难之际,胡志明主席到北京同我国党政府领导人交换意见,毛泽东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5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提供了54式手枪及56式枪族的全套图纸、技术资料及设备,同时,由国内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了大量的54式手枪向越南进行输入,为与国内列装产品进行区别,向友好国家提供的54式手枪统一命名为M20手枪。M20手枪仅在枪身铭文上与54式手枪有区别,其他并无不同。这些铭文区别分别为:

1)在套筒背部上的“五四式”改为“M20”;

2)套筒座左侧面后部的枪口加上“N”的前缀;

3)左右握把侧板的“五星”标志取消,只剩下中心的“圆圈”。


援助越南的M20手枪,握把上取消了五角星图形

54式是一支射击精度较高的枪。之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它“难打准”,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54式的人机工效较差,特别是它的握把上宽下窄,表面光滑,加上枪身沉重,很难保持瞄准时的稳定,不适合射击比赛时打慢射。另一方面,虽然54式的“两道火”比较明显,分别约为2mm距离,有利于精确射击,但其击发结构决定其扳机力很大,一般都在2.5公斤左右,比同时作为单动手枪的M1911大出60%,预压扳机时往往感觉扣不动,到击发瞬间却变成了猛扣扳机,很容易打低,但有经验的射手往往通过弯曲扳机簧片、将阻铁尖部锉成梯形或将咬合部分抛光等方法减少其不良影响。54式的击锤簧不是设在握把中,又是单排弹匣,因此握把宽、厚度适中,截面形状、扳机到握把虎口弯位的距离等都符合中国人手型,但设计不合理之处也很多,如握把前端平直,表面又比较光滑,单手速射时上跳难以控制,容易脱手。54式的应急“指向性射击”能力不强,因为其枪管轴线与握把之间的夹角为101度,手臂自然伸直时枪口偏下,必须向上用力拗着手腕才能指向目标,这样一来不仅训练时需要时时纠正,在紧急情况下“凭感觉打”时往往难以击中目标,在几乎所有现代手枪都非常重视指向性的情况下,用惯了54式的射手因多年积习,接受其它手枪反而更加困难。因此,在TT系列装备后,苏军侦察兵仍保留使用了方便速射的纳甘转轮手枪。此外,54式采用缺口式照门,优点是结构简单、反应快,缺点是不易判断瞄准点的高低,不利于打出较小的垂直散布。该枪的照门比一般手枪高,因为有人会在拔枪时有意使照门刮擦腰带等部位借以上膛,以提高反应速度,但长期这样做会磨损照门,使之瞄准时因产生虚光而影响射击精度。当然,上述因素的影响都不是绝对的,使用者的射击技术和对枪支的了解才是用54式打出好成绩的关键。

54式手枪高角的大小,用不同高度的照门来调整,工厂制作的照门的号数及高度(mm):

号数 1 2 3 4 5
高度 9 9.4 9.5 9.6 9.7

*54式手枪出厂时,瞄准装置给装定的高角所对应的全射程为100米,在距离25米处的弹道高为12.5厘米,距离50米处弹道高为21.8厘米。理论上:54手枪100米距离是指哪打哪,但是到了50米要向下瞄21.8厘米,距离25米时向下瞄12.5厘米,所以,距离25米,照门数字是5时,应该向下瞄12.5+5=17.5cm 就是说25米距离,瞄准靶心下方17.5厘米。

54式由枪管、套筒、复进机、套筒座、击发机和弹匣6大部分组成,结构简单而紧凑。由于全枪除了握把护板外全部为钢制件,格外结实,空枪即重达0.85公斤,与同类手枪相比稍重一些,即使没有子弹,倒握在手中的54式也是一件的厉害武器,54式自列装部队后,经历了历次边境战争的洗礼,皮实可靠,性能卓越,深受广大官兵好评。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某部在攻击敌山头的过程中,某连指导员带领突击队冲锋在前,由于速度过快,他没得及摘下身上的冲锋枪便已冲到敌人暗堡射口前,该指导员眼疾手快,用54式手枪深入暗堡射口连开8枪,击毙了敌机枪射手,在换弹匣的过程中,敌补充射手再度射击,该指导员抓住喷火的枪管,生生将这挺机枪从暗堡里拽了出来,暗堡被战友炸掉,指导员双手严重烫伤,荣立大功。

54式手枪射击初速高达420~440米/秒,是一支威力可与冲锋枪媲美的典型军用手枪,弹头飞行到600米外仍有杀伤力,这在手枪中相当少见,国产79式冲锋枪的枪管长度比54式长1倍多,但发射51式7.62毫米手枪弹时初速只比54式高75米/秒。54式的枪口动能相当于国产64式手枪的2.4倍、59式的1.9倍,是柯尔特M1911A1的1.03倍、伯莱塔92F的1.1倍。由于54式的口径相对较小,因而弹头的侵彻力更强,25米内能射穿3mm钢板、100mm木板或350mm土层,发射51-1钢芯弹时,可有效击穿软质防弹衣,高初速会带来高膛压、高烧蚀的弊端,加上成本限制,因此54式的枪管寿命仅有3000发,发射钢芯弹时还会进一步降低。


几种较常见的51式手枪弹的底标


各种51式手枪弹及其包装箱

不过,前面提到过毛瑟7.63X25mm手枪弹与托卡列夫7.62×25mm手枪弹在不少武器上都可以互相通用,例如苏联士兵可以在TT30/33手枪可以上使用缴获的毛瑟手枪弹,反之亦然。但经作者本人试验过几十把54式手枪,却发现54式手枪无法使用7.63X25mm手枪弹,而51式手枪弹则可以在毛瑟手枪上正常发挥。有一种说法是51式手枪同样可以使用7.65mm毛瑟式手枪弹,但由于没有条件做这个试验,所以作者不敢下这个定论。


QBQ网友无悔的试验 ,将7.63mm毛瑟弹装进54式手枪的弹膛中,无法完全塞入(左图),而使用51式手枪弹时,枪弹装入弹膛的位置应如右图所示


强行试验将7.63mm毛瑟弹装入54式手枪后,在弹壳底部造成划痕

54式最致命的缺点是安全性不高。该枪的保险方式为击锤保险,上膛后以拇指压住击锤并轻扣扳机,击锤自行进入保险状态,此时击锤位于击发和待击位置之间,扳机无法扣动,此过程需反复练习才能确保操作无误。解脱保险只须将击锤向后扳回待击位置即可。但在受外力作用或过度磨损时,这种保险功能极易失效,走火和滑机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确保安全性,有时不得不将其空膛携行,遇有情况再行上膛,可能耽误战机。54式常为人诟病的另一缺陷是容弹量少,当然与同时期的美、德制手枪相比,它的8发容量并不算小,比M1911甚至还多1发,但由于7.62×25mm手枪弹体型较大,改用双排弹匣后握把的尺寸必然大到无法接受,因此改进余地很小。而且因为结构上的限制,增设快速回闩、膛内有弹指示等装置等比较困难,这些弊端对于作为警务用途自然是不利的。不过对于普通警察而言,配备手枪的自卫性大于进攻性,威慑性大于实战性,真正遭遇时顶用的只是最初一两发子弹,只要赢得时间,配枪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弹容量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

全枪长 196 mm
空枪重 0.85 kg
枪管长 116 mm
膛线 4条、右旋、缠距240mm
初速 420 m/s
弹匣容量 8 rds
有效射程 50 m
枪口动能 490 J


51式与M20高清对比


51式手枪高清大图

51式、54式和M20

M20手枪高清大图


54式手枪、92式手枪,及51式手枪弹


笔者用过的54、64、77式手枪及79式冲锋枪


54式手枪外观细节


54式手枪分解后的细节


装在枪套里的54式手枪


54式与9mm口径92式手枪


54式与5.8mm口径92式手枪


54式与64式,中国警用手枪曾经的主力


越南使用的54式


国外枪械交易网站上的54式手枪


54式手枪的出口衍生型

54式手枪至少有过3种出口衍生型,由北方工业(NORICO)出口至国外,主要是出口到美国民用市场。其中一种出口型被称为54-1式手枪,该枪采用了传统的手动保险机构 ,将手动保险柄设在套筒座的左侧,并取消了击锤保险。虽然为7.62mm口径,但用户可更换成.38 Super(9×23mm)口径枪管。另一种出口型称为M213型9mm手枪,该枪是在54-1式手枪的基础,改为9×19mm派拉贝鲁姆口径。

54-1式和M213型均在1980年代末期出口至美国。而大概在1992年至1994年间,北方工业又出口了一种新的9mm口径54-1式手枪,这种新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把套筒上的垂直防滑纹改为72度倾斜角的15条防滑纹,另外弹匣底板增加了尾指托,但实际上这种弹匣仍可通用于原来的M213型手枪。但这种新产品的套筒上的铭文有几种形式,有些没刻枪型,有些刻着“54-1 9MM”,有些则刻着“M213”,所以导致这种新的M213手枪在国外的称呼很混乱。


手动保险形状


出口型的铭文标志


54-1式7.62mm手枪


由用户增加了枪品防跳器的54-1式手枪


各种形态的M213手枪


套筒防滑纹由垂直改成倾斜的54-1式9mm手枪,但也有些写着M203


套筒防滑纹由垂直改成倾斜的M213手枪


包装盒的形式

 


偶然发现这种JP94-3型冲锋手枪,似乎是基于54-1式的改型,暂时没有更多资料

资料来源:QBQ的无悔投稿,本人略作补充

     及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

〈〈国产轻武器

创建2020-03-03 / 更新2023/11/18

首页/更新列表轻武器主题相关装备相关内容敝站说明友情链接